配资利息一般多少 顾益康:让“百千万工程”成为“民心工程”
发布日期:2025-04-06 21:57 点击次数:74
今年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在日前举行的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平行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指出配资利息一般多少,“百千万工程”的创新与实践在全国具有较强典型性和代表性。
经过两年多探索实践,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百千万工程”取得了哪些进展?给广东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未来如何更高水平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针对这些问题,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了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顾问委员、浙江省委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顾益康,为贯彻落实好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建言献策。
两年带动全省县镇村
颜值和实力全面提升
南方日报、南方+: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顾问委员,在您看来,两年多探索实践,“百千万工程”取得了哪些进展?给广东带来最大的变化是什么?
顾益康: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作出了实施“百千万工程”重大工作部署。
我有幸被聘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专家智库顾问委员,两年多来我一直关注着“百千万工程”的进程,多次到广东各地进行调研和现场指导讲学。我认为,两年多来广东广大干部群众聚焦壮大县域经济,建设美丽圩镇,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引导年轻人入乡进村,促进城乡融合等重点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广东认准县域强则省域强、县域活则全省活的规律,紧紧抓住强县这个关键,根据城市郊区、平原农区、丘陵山区、沿海渔区不同的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各县的特色主导产业,并且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县城集聚,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迭代升级。
二是广东在“千镇焕新”上做足创新文章,推动镇街的颜值和实力得到双提升,从乡镇是“百千万工程”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也是城乡联动的关键点的实际出发,按照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的不同定位,分类推进,把65个中心镇按照现代田园小城市新镇进行规划建设,做精做专一批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农业强镇。
三是聚集“万村蝶变”全面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全面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绿色乡村建设,推进农家风貌提升和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持续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全面推进乡村经营和乡村运行,消除了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下经济薄弱村,农民收入也普遍得到提升。
四是广东省按照乡村整治建设与乡村经营运行相结合和青年兴乡村兴的要求,积极引导城乡青年到乡村振兴第一线去创新创业,在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等单位的组织引导下,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把进乡入村、参与乡村振兴作为创业就业的一片新蓝海。
五是紧紧抓住城乡融合这个重点,深化改革创新试点,开展县镇管理体制改革试点,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扩面提质,启动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高水平规划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积极推动新一轮山海协作,开展珠三角地区与粤东粤西粤北等地区开展互利互惠的山海协作。
“百千万工程”实施两年多给广东带来的最大变化是,广东广大干部群众“精、气、神”的变化带动全省县镇村的颜值和实力全面提升,全省上下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共识,誓把短板变成潜力板,让“百千万工程”变成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龙头工程”。
加大实施新型城镇化
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
南方日报、南方+:今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如何更高质量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您的建议是?
顾益康:结合“千万工程”经验,从广东是中国经济强省、地域广阔、大都市带动力强、沿海和山区发展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的实际出发,需要在三个方面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政策举措:
一是要加大力度实施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双轮驱动的战略,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对乡村振兴的强大推动作用,加快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市民化进程,促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调推进。二是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改革创新“双创”力度,充分发挥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对乡村产业振兴的促进作用,在充分应用数字化和智慧农业新技术同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扫除阻碍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三是要在鼓励年轻人、大学毕业生入乡进村创业就业方面创造更好的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让年轻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南方日报、南方+:推进“百千万工程”,广东强调要始终抓住县域这个切入点,浙江是我国县域经济最发达、转型最成功的地区之一,哪些经验值得学习?
顾益康:我认为,最重要的有三条经验值得广东借鉴:一是要大力实施“小县大城”战略,要注重把县域经济重点放在做大做强县城上,促进县域产业和人口、人才向县城集聚,促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迭代升级。二是要注重培育有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形成“一县一业、一县一品”的特色块状经济发展格局。三是要注重以发展镇域经济为基础,打响千镇强盛的品牌,城关镇要按照现代小城市的要求规划建设。同时加强区域中心镇、工业重镇、商贸强镇和农旅文特色镇建设,全面激发镇街经济的活力。
推进强村富民与农村
职业经理人培育紧密结合
南方日报、南方+: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广东高度重视推进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将15个县(市)作为首批试点,对于做好这项工作您有何建议?
顾益康:我认为,推进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这一要义,要抓住进城农民市民化这一核心问题,切实解决好进城农民及其家属能够平等享受同城的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切实维护好进城农民原有的承包地、宅基地和集体经济分红权益。同时,要十分注重发挥城乡一体化规划的引领作用,运用多规合一的创新思路,对县域的城关镇、中心镇、重点镇和乡村社区布局进行整体优化重组,要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有效手段,促进低效乡村建设用地向高效城镇建设用地转换,整体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通过乡村适当撤并和中心村、城乡融合新社区建设,同步提升乡村承载能力。
南方日报、南方+:乡村振兴,人才为要。“广东千名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行动”启动后,您是两期培育班指导老师。您认为,广东该如何推动乡村运营迈上更高台阶?
顾益康:农村职业经理人,是近年来在乡村建设和乡村经营新潮中出现的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是“千万工程”实施20年后,其工作重心从建设美丽乡村向经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迭代升级的一个新现象,是顺势而为、与时俱进的创新事件。所以,农村职业经理人的出现是深化“千万工程”的必然要求,它的出现对深化广东“百千万工程”也能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对广东的强村富民、促进乡村经营向整村运营和组团发展会起到重要促进作用。
下一步,广东应该把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进强村富民工程与农村职业经理人培育发展工作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强村富民注入新的生机活力,并积极引导乡村运营向组团化、片区化发展和品牌化经营的方向提升。
南方+记者 彭琳 黄进配资利息一般多少